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与对策.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参加 课外 体育活动 调查 分析 对策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与对策.docx(9页珍藏版)》请在新文库网上搜索。
1、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第22卷,2002年8月4日桂林电子技术研究所学报.2002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彬颖梅(桂林电子技术学院体育系,广西桂林541004)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了解我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形式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今后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关键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对策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识别码:a件号:1001-7437(2002)04-80-03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领域,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
2、成部分。它是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和一切与体育有关的活动的场所。它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检验高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高校无论培养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人才,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然而,高校仅靠每周90分钟的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鼓励或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是巩固体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现状调查分析通过对我院300名大学生的调查和文献研究,初步了解了大学生从事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课外体育活动的
3、目的和动机、活动的内容和安排,而他们的主流参与需求基本健康积极,但也存在一些客观问题有待解决。1.1目的动机是积极、健康、理性的通过问卷调查,100%!的(MISSING)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78%!的(MISSING)学生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他们普遍认为“每天要坚持一定时间的体育活动,单纯依靠每周的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实现课内外结合”,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问卷(见表1)可以看出:学生把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进友谊的有利途径,促进社会交往,提高运动技能,培养意志品质,陶冶情操。他们的动
4、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对体育的理解持积极的态度。调查发现,85%!的(MISSING)学生认为“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可以调节神经,消除学习紧张引起的疲劳,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73%!的(MISSING)学生有一定的锻炼习惯。他们每天用不同的方法保持健康(见表2)。课外体育活动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也可以从游戏中看到健身项目的独特价值。表1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和动机问卷项目以提高技术、增强体质、爱好、社交娱乐、情感意志训练78255162901657596人,占26%54%55%32%!X收货日期:2002年6月24日作者简介:宾英美(1965-),女,
5、广西博白人,桂林电子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讲师表2课外体育活动问卷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散打艺术体育健美操跑步其他人数55%45%31%15%29%1.2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要加强正确引导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了解不够。这些学生把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花在阅读杂志、小说、聊天、玩耍等方面(见表3),13%!的(MISSING)学生对学习感到紧张,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40%!的(MISSING)学生懒散或怕吃苦、怕出汗,课外体育锻炼依赖兴趣,无计划。因此,他们缺乏锻炼意识,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表3课外体育活动时
6、间控制问卷研究性学习、专业课、杂志、小说、体育活动、非专业课、聊天、游戏、其他,占25%45%13%11%!1.3影响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调查中,34%!的(MISSING)学生认为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不足以满足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见表4)。近年来,由于国家教委对高校扩招的要求,在校学生人数增长迅速,我院学生体育场地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除了一些学生可以在学校体育场馆锻炼外,大部分学生只能望着“田”叹气或另辟蹊径,有的学生甚至放弃了课外体育锻炼。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要积极为广大学生提供参加体育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只有有了物质设施,才能保证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迫切需要投入一定的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