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有评分标准(共6页).doc
《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有评分标准(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有评分标准(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新文库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应付方式问卷”简单说明应付方式问卷由肖计划编制,用于测查个体对应激事件的策略。该问卷共有62个项目,其中有4个反向计分的题目,除此之外,各个量表的分值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问卷由6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问题解决、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题的因素负荷值均在0.35以上,6个应付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是:r1 = 0.72,r2 = 0.62,r3 = 0.69,r4 = 0.72,r5 = 0.67,r1 = 0.721。应对(Coping)亦称应付,是指个体处于应激环境或遭受应激事件时,为了解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带来的
2、行为问题,或为了平衡因应激事件或环境带来的情绪问题,而采取的种种对付办法和策略的活动1。应付方式是在应对过程中,继认知评价后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应对活动,是影响个体环境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2,3。“应付方式问卷”计算方法与结果解释一、量表计分方法“应付方式问卷”有六个分量表,每个分表由若干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只有两个答案,“是”和“否”。计分分两种情况:A 除B所列举的情况外,各个分量表的计分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将每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该分量表的量表分;B 在“解决问题”分量表中,条目19;在“求助”分量表中,条目36、39和42,选择“否”得“1”分,选择
3、“是”得“0”分。二、计算各量表的因子分因子分计算方法如下:各分量表因子分 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各分量表条目数 三、结果解释 1、根据各分量表的因子分的值绘出应付方式因子廓图。 2、根据廓图和分量表因子分结果: a . 解释受检个体或群体的应付方式类型和应付行为特点; b . 比较不同受检个体或群体的应付行为差异; c . 各分量表理论意义简析:应付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发现“解决问题”与“退避”两应付因子的负相关程度最高。以此作为六个应付因子关系序列的两极,然后根据各因子与“解释问题”应付因子相关系数的大小排序,将六个因子排出下列序列关系图: 退 避 幻 想 自 责 求 助 合 理 化 解 决 问
4、 题Vaillant(1975)等人研究应付时,认为应付行为可分为自恋型,不成熟型,神经症型和成熟型。如果以解决问题表示成熟的应付方式。“求助”与“合理化”因与“解决问题”呈正相关也归为成熟应付方式类,而与解决问题相反的另一极“退避”表示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则该应付行为成熟等次序列的类型与Vaillant等人观点有相似之处。该结果表示不同类型的应付方式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程度。研究结果还发现,个体应付方式的使用一般都在一种以上,有些人甚至在同一应激事件中使用的应付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个人的应付行为类型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构成六种应付方式在个体身上不同的组合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组
5、合与解释为:“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这类受试在面对应激事件或环境时,常能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较少使用 “退避”、“自责”、“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成熟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退避自责”,不成熟型:这类受试在生活中常以 “退避”、“自责”、“幻想”等应付方式应付困难和挫折,而较少使用“解决问题”这类积极的应付方式,表现出一种神经症性的人格特点,其情绪和行为均缺乏稳定性。“合理化”,混合型:“合理化”应付因子,既与“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应付因子呈正相关,也与“退避”、 “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因子呈正相关,反映出这类受试的应付行为集成熟与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划 应对 方式 问卷调查 评分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