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部门预算编制与改革.ppt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pt 课件 部门 预算编制 改革
《(ppt课件)部门预算编制与改革.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课件)部门预算编制与改革.pptx(97页珍藏版)》请在新文库网上搜索。
1、部门预算编制与改革 山东财经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 邱文琦 第一部分 部门预算概述 一、部门预算的含义一、部门预算的含义 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 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立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立 法机关审议通过的、反映部法机关审议通过的、反映部 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 1.1.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和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和 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组成;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组成; 2.2.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 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3.3.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
2、部门报告预算的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 执行情况;执行情况; 4.4.编制部门预算的编制部门预算的“部门部门”在资质上应在资质上应 该限定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该限定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 拨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拨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 二、实行部门预算的必要性二、实行部门预算的必要性 ( (一一) )传统按功能编制预算存在的弊端传统按功能编制预算存在的弊端 1.1.部门没有一本完整的预算。部门没有一本完整的预算。 2.2.预算编制粗糙,缺乏部门内部责任机制和外部预算编制粗糙,缺乏部门内部责任机制和外部 有效的监督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 3.3.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必要的定员定额标准。
3、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必要的定员定额标准。 4.4.预算资金分配权分散。预算资金分配权分散。 5.5.预算约束软化。预算约束软化。 ( (二二) )部门预算具有内在的优点部门预算具有内在的优点 1.1.克服代编预算的方式。克服代编预算的方式。 2.2.统一预算分配权。统一预算分配权。 3.3.建立了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建立了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 4.4.调整了预算批复的主体,有利于及时、合调整了预算批复的主体,有利于及时、合 理的批复预算。理的批复预算。 5.5.严控年初预留机动财力,减少机动权,防严控年初预留机动财力,减少机动权,防 止二次预算。止二次预算。 三、部门预算的特征 1.从编制主体看
4、,“部门”自治要求限 定在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领拨关系的一 级预算单位或称主管预算单位。 2.从编制范围看,部门预算属于综合预 算,它应该涵盖部门及所属单位所有的 收入和支出。 3.从支出角度看,部门预算应全面地反 映一个部门及所属单位各项资金的使用 方向和具体的使用内容。 4.从编制程序看,部门预算应全 面反映一个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各 项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具体的使用 内容。 5.从细化程度看,部门预算的编 制应既细化到具体预算单位和项 目,又细化到预算科目划分的各 项具体支出 6.从合法性看,部门预算必须在符合国 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前提下按 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需经 过法定程序后
5、,由财政部门批复到各部 门,在由各部门逐级批复到基层预算单 位。 四、部门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四、部门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 ( (一一) )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 部门预算的编制要符合部门预算的编制要符合预算法预算法和国家其和国家其 他法律、法规,充分体现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他法律、法规,充分体现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还要在法律赋予部门的职能范围内编制。,还要在法律赋予部门的职能范围内编制。 ( (二二)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 部门预算收支的预测必须以国家社会经济发部门预算收支的预测必须以国家社会经济发 展计划和履行部门职能的需要为依据,对每一收展计划和履行部门职能的需要为依据,对每一收 支项目
6、的数字指标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测算支项目的数字指标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测算 ,力求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力求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 (三)完整性原则 部门预算是全面反映政府部门所有收支活 动的预算,要体现综合预算的思想,将所 有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 (四)科学性原则 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具体体现在在预算 收入的预测和安排预算支出的方向要科学 、编制程序设置要科学、预算编制方法要 科学、预算的核定要科学等几个方面。 ( (五五) )稳妥性原则稳妥性原则 部门预算的编制要做到稳妥可靠部门预算的编制要做到稳妥可靠 ,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得编赤字预,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得编赤字预 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