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文库网! | 帮助中心 新文库xinwenku.com 知识互动分享平台
新文库网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算盘的认识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

认识算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78页例4认识算盘。教材直接呈现算盘的作用:可以用来帮助数数和记数。介绍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这里主要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来完成如何利用算盘进行记数的方法。“做一做”安排了在算盘上拨出一些数,通过180和600这类数的对比拨数,进一步感受如何在算盘上确定数位,初步渗透位值思想。同时教材“你知道吗?”还安排了记数历史,感受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多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已掌握用计数器上表示百以内的数,本课时用更方便的算盘记数,并利用算盘让学生深化对位值的理解,为接下来学习的数位顺序表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

2、经历用手指到计数器再到算盘的演进,感知新发明的创新思维。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和视觉、触觉感官去认知算盘,感知科技的“以人为本”。

3、了解记数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教学重点

算盘的上珠为什么表示5,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

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听说过我国古代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吗?(出示图片)你知道图上的诸葛亮在干什么吗?他经常会做出“掐指一算”的手势,来预测还未发生的事情。

一、计算工具的演进

(一)随身的计算工具

1、你能找到离你最近,还是随身自带的计算器吗?(板书:双手十指)

2、每个小朋友在幼儿园都有过用双手十指来记数、计算的经历,其中利用双手十指而造出的十进制数字是现在使用最广泛的。

3、用手势来表示0~9各个数字。(板书:手势)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记数史是从双手十指开始的,然后利用肢体语言——手势让学生重温这一记数工具,为下面以5为基础的手势做铺垫。)

(二)、计数器的优缺点

1、手指这个随身的计算工具在遇到几百的数时就无能为力了,你知道几百的数用什么工具来表示呢?

2、写出下面各数并读一读。

(1)你觉得这三个数中哪一个是能最快看出来?为什么?

(2)出示学生操作题,手势表示所选的序号。

A、哪些数字可以一目了然。①0~3②0~4③0~5

B、哪些数字不能一下子看出来。①4~9②5~9③6~9

3、小结:像0、1、2、3这些珠子少的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出来,比它大的数我们为了保证准确要一个一个的数出来。我国古代的算筹记数和罗马数字在造出来的时候就想到要让人看一眼就能认出来。(板书:视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计数器的缺点,出于视觉辨识力的原因造出了算筹记数和罗马数字,感知“新发明”都是以人为本的创新。)

(三)算筹和罗马数字的共同点

1、位于亚洲的中国人和欧洲罗马人在古代从没见过面,但表示数字却有相同的地方,谁能找出这两种数的共同点呢?(出示)

2、小组讨论:大于5的数这样表示的理由?(板书:单手五指)

3、用一手握拳来表示5,用手势表示5~9各数。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了解算筹记数和罗马数字都是以5为基础的十进制的数字符号。然后用肢体语言手势来表示5~9各数,为“上珠是五”做好铺垫。)

(四)谜语引出算盘

聪明的古人就和刚才一样把5以另一种形式来表示,造出了更方便的计算器。我们来猜猜这个比计数器更方便的计算工具叫什么?(叙述下面的谜面)。

竹做栏杆木做墙,

分开上下两队行,

上边人少一当五,

噼里啪啦真热闹。

学生猜一猜之后,教师出示算盘图,揭示谜底:算盘。(板书:认识算盘)

(设计意图:从“手势”到“算筹”再到“算盘”,计算工具的演进都让记数、计算变得更方便,都是以人为本的创新。让学生了解这些创新都符合我们的认知习惯,这些创新都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初步感知创新思维。)

二、认识算盘

(一)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出示算盘(闪烁各个区域:外框、立柱、珠子、中间的横梁)

2、根据“框”、“档”、“梁”、“算珠”这些文字的字义,找出这些名称是算盘的哪一部分?

3、出示实物大算盘,指着算盘的某个部分,请同学们说出名称。

(设计意图:在教学算盘各部分名称时先进行分类,再直接出现名称让学生根据字义去找相关的部分,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二)认识上珠和下珠

1、仔细观察算盘上的算珠,你能发现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

2、上面的算珠简称什么好呢?下面的呢?(出示上珠、下珠)

3、上珠和下珠给谁分割开了,你认为上珠和下珠表示的数一样吗?

4、结合算筹和罗马数字,你觉得上珠表示几?

(板书: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设计意图:结合算筹和罗马数字以5为基础的十进制表现形式,让学生明白一个上珠表示5。)

(三)边拨边认读算盘上的0~9各数

1、珠子靠近“梁”还是离开“梁”表示数合理?

2、拨珠的指法要用符合手指的操作习惯,请你把手指放到算盘上,用你的触觉去体验一下怎样拨珠最灵活、最合理。(学生独立操作后小组讨论)(板书:触觉)

3、小结:最长的中指负责上珠,大拇指负责下珠从下往上拨珠,食指负责下珠从上往下拨珠,这三个手指利用了它们的长处各司其职,这样的拨珠手法最灵活。

4、按顺序报0~9各数,教师手势表示数,学生在算盘上拨数,最后在大算盘上拨数并校对。

5、随机报数,学生在算盘上拨数,请一学生上台手势表示数。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体验符合手指操作习惯的指法,从合理角度找出最灵活的指法。结合前面单手为五的手势,轻松解决本课难点“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四)了解如何定位

1、我们已经可以在算盘上表示0~9各数的方法,那么10该怎么表示呢?大家试着在算盘上拨出10。

预设1:1上珠5下珠。

预设2:2上珠

预设3:怎么和1是一样的?

2、比较计数器和算盘的档位,你觉得有哪些区别?怎样在算盘上确定哪档是十位呢?同学们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

3、小结:在算盘上记数,首先要确定某一档作个位并做上记号,再从个位向左数,依次是十位、百位……定位是用算盘记数的特殊要求。

4、请你想想,把最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使学生明确,算盘上哪一档都可以定为个位。但要作上记号:只要各位确定下来,其余的数位也就确定了。结合算盘半直观半抽象的特点让学生深化对位值制的理解。)

(五)用算珠表示数

1、知道了算珠的意义,也知道了怎样确定数位,你们会用算盘上的算珠表示563吗?()

2、你有不同方法来表示吗?

3、先定位,再拨珠。

三、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364620805700951519

2、练习十六第11题

完成后讨论:比较算盘与计数器,你更喜欢哪种计算工具,为什么?

3、猜一猜。

总数是5,你看到一部分,能猜出没看到的部分吗?

看到1想到(),看到2想到(),

看到3想到(),看到4想到()。

四、课堂总结

1、了解算盘的历史

呈现第78页“你知道吗?”中的图文:在很久很久以前,最早人们用石子记数,后来用算筹记数,再往后用摆珠子的方式记数,慢慢改进成用算盘记数并计算。

(设计意图:经过三十多分钟的学习,让紧绷的大脑休息一下,设计了在无压力状态下了解算盘的历史。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算盘的喜爱之情,感受算盘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师:我们今天认识了算盘,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按序号的顺序书写)

⑤认识算盘②手势

①双手十指④单手五指③视觉

⑥一个下珠表示1⑦一个上珠表示5⑧触觉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一个学生问我“上珠为什么一定要表示5”,因为课前准备不充分就敷衍说这样会好算点、也更易辨识。课后仔细想了下,发现和我们人类的认知习惯是一致的。如果我们教师能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点的由来,对数学的理解会越深,可以帮助学生认清事物的本质,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在设计本教案时,我想到了“中医式经验学”和“西医式药理学”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中医的经验学这种经过万千案例总结出来的规律,以呈现最后的结果为主,这种“接受式”的教学,会阻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西医的药理学式教学会让学生理解事物的本质,了解知识点的形成的过程,知道双手十指造就了现在的十进制计数法,单手五指造就了以5为基础的十进制计数法。还设计了利用视觉感官、触觉感官和肢体语言的操作题,让学生在体验后根据他们的认知习惯,在思考后得到最优的解决方案。教育不是培养没有“灵魂”的“解题机器”,要培养会生活、能思考、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的未来接班人。

本课时知识点多、流程多,在知识点的落实上有走马观花的感觉,还有下套给学生的感觉。出于时间的原因以课本的练习为主,其实练习题真正的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黔ICP备20002965号-1  在线客服QQ:365045600

Copyright © 2020-2023 www.xinwen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文库网 版权所有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