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令之不行政之不立材料

上传人:刀*** 文档编号:5526864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写材料用典令之不行政之不立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写材料用典令之不行政之不立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写材料用典令之不行政之不立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写材料用典令之不行政之不立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文档描述:

文档《写材料用典令之不行政之不立材料》内容(4页完美版)由用户上传提供,感谢您阅读,更多关于《写材料用典令之不行政之不立材料(珍藏版)》内容请在新文库网搜索。

1、【例文】“令之不行,政之不立。”领导干部必须从讲政治和对党忠诚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坚决杜绝选择性执行、象征性执行等错误行为,坚决不做阳奉阴违、言行不一的“两面人”,当好熟悉政策、落实政策的“明白人”,确保任何时候都政令畅通、步调一致。(解放军报提高把握政策的能力)【典故】出自春秋左丘明周语仲山父谏宣王立戏,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顺,民将弃上。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也。【释义】意思是,命令得不到执行,政事就无法治理,勉强施行而不合情理,民众将抛弃统治者。【赏析】孟子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离娄是古代传说中一个视力非常好的人,公输子就是鲁班。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

2、有像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像鲁班那样精湛的技艺,如果没有规与矩这两种工具,也不能准确画出方与圆。后世就将规矩引申为做人办事必须遵守的原则。凡事都有规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既是规范、法则,也是标准、尺度。做人有行为规范,做事有游戏规则。管子法法说得好:“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所以,尽管规矩也需要视时立仪,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地修改修订,创新完善,然而却不可以一日无规矩,更不能不懂规矩,不讲规矩,不守规矩。古人有言,世有乱人而无乱法。古谚亦云,曲木恶直绳。可见,规矩不仅是方法论,亦含有世界观。明代大儒王阳明先生称之为“

3、良知”。他在别诸生诗前四句写道:“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规矩,从来就不是目的;规矩只是工具,礼法是其内容,赏罚是其手段,方圆才是它的目的所在。进入新时代,笔杆儿网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规矩意识、纪律意识,真正成为绝对讲政治、讲规矩、守纪律的“排头兵”。【用法】主要适用于党课报告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纪律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令行禁止,当好执行者、落实者。【例文】实践证明,唯有经常反躬自省,才会达到克己谨慎,不断向善向上。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既需要先进文化、榜样楷模的正向激励,也需要内心的自觉反省、自我净化。“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4、把反躬自省当成一种行为自觉和社会风尚,就会不断在自我约束中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的水准。(中国纪检监察报以文化人)【典故】出自晋代陆机文赋,或苕发颖竖,离众绝致。形不可逐,响难为系。块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於集翠。【释义】意思是,山之所以倍增光辉,不是因为它本身绽放光彩,而是因为其中蕴藏着美玉;水之所以更加秀媚,不是因为它本身清秀,而是因为里面含着珍珠。【赏析】人的思想境界高低,表现为思想修养、道德水准、审美观点和终极关怀等方面的优劣。境界决定人的品位,品位决定人格,人格决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冯友兰先

5、生经常说,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世界是同样的世界,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并不相同,这种不同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构成了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称之为“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就人的心理状态来说又可称之为“胸襟”,表现出来的举止态度,就称之为“气象”。人生境界有高有低,一个拥有较高的人生境界的人,他的关怀层面比较大,视野和心胸都比较开阔,会呈现出一种“光风霁月”的气象。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可以让人懂得什么是爱,懂得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懂得一个真正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一种健康的审美活动,不能停留在单纯娱乐或装饰的功能上,还要有一个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发展完满人性的功能。文化功能的显现,如滴水穿石、垒土成塔;文化作用的发挥,好似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从根本上说,文化是“化”人的,帮助提升人的整体素质,把人的追求境界提高。这种“化”要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话,这种“化”要靠潜移默化,用文打动人心,依文改变风俗,笔杆儿网让人在文化的浸润和艺术的熏陶中,校正人生坐标,陶冶情操,不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法】主要用于党课报告类讲话,侧重强调文化修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中攀上更高精神境地。

展开阅读全文

最近上传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黔ICP备20002965号-1  在线客服QQ:365045600

Copyright © 2020-2023 www.xinwen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文库网 版权所有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