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墨** 文档编号:5508328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8页珍藏版)》请在新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XX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XX为指导,全面贯彻XX精神,坚持和加强XX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持续深化示范区三大主题,加强预算管理改革,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

2、用效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二)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预算绩效管理环节分类推进,分工负责预算绩效管理。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各预算部门(单位)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本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方案,以项目支出的绩效管理为突破口,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强化绩效跟踪,开展绩效评价,科学合理运用评价结果。科学规范,公开透明。建立科学规范、切合实际、便于实施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做到绩效目标清晰、基础数据准确、评价指标科学、评价方法合理、绩效信息公开。权责对等,激励约束。建立有效的绩效责任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明确各方预算绩效管理权

3、责,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实行低效问责、高效激励,督促预算部门(单位)切实承担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二、目标任务(三)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1.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将政府收支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政府预算收入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讲求质量,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严禁脱离实际制定增长目标,严禁虚收空转、收取过头税费,严禁超出限额举借政府债务。政府预算支出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领域改革,突出绩效导向,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同时不得设定过高民生标准和擅自扩大保障范围,确

4、保财政资源高效配置,增强财政可持续性。2.推进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将部门和单位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强化部门和单位绩效主体责任,赋予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更多的管理自主权,围绕部门和单位职责、行业发展规划,以预算资金管理为主线,统筹考虑资产和业务活动,从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衡量部门和单位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建立与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挂钩的预算安排机制,推动提高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水平。3.推进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将政策和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综合衡量项目资金的效果和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建立动态

5、评价调整机制,对实施期超过一年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政策到期、绩效低下的政策和项目要及时清理退出。(四)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1.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将绩效关口前移,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预算评审、项目审批等,对新出台的政策和重大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重点论证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投资主管部门加强基建投资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从源头上提高财政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财政部门要加强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预算审核,必要时可以组织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绩效评估,审核和评估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2.强化绩效目标管理

6、。各部门编制预算时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全面设置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目标、政策和项目绩效目标。绩效目标不仅要包括产出、成本,还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绩效指标,符合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的编制要求。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要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项目入库和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将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批复下达,不得随意调整。3.开展绩效运行监控。按照“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各单位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确保绩效目

7、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财政部门要建立重大政策、项目绩效跟踪监控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监管平台,对监控发现的管理漏洞和绩效目标偏差,督促及时整改落实,对问题严重的暂缓或停止预算拨款。财政部门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强国库现金管理,降低资金运行成本,切实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4.全面实施绩效评价。通过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各部门各单位对照所设定的绩效目标、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政策、项目实施效果开展绩效自评,自评结果报送本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要会同审计部门加强预算绩效监督管理,重点对资金使用绩效自评结果进行抽查,督促部门和单位提升自评质量。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

8、社会关注度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关系重大民生的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必要时可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5.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形成反馈、整改、提升绩效的良性循环。财政部门要加快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对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政策和项目要督促改进,对交叉重复和碎片化的政策和项目予以调整,对低效无效资金削减或取消,除有政策规定或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外,当年未使用完的资金一律收回。(五)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1.要加强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收入方面,重点关注收入结构、

9、征收效率和优惠政策实施效果。支出方面,重点关注预算资金配置效率、使用效益,特别是重大政策和项目实施效果,其中转移支付预算绩效管理要符合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规定,重点关注促进地区间财力协调和区域均衡发展。积极开展涉及一般公共预算等财政资金的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务等项目绩效管理。2.其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除一般公共预算外,各级政府还要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加强四本预算之间的衔接。政府性基金预算绩效管理,要重点关注基金使用效果和对专项债务的支撑能力,严格贯彻国家关于政府性基金减免、缓征、停征和

10、取消收费等政策,落实好中央和省普遍性降费措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关注收益上缴、支出结构、使用效果等情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关注社会保险基金精算平衡分析、运行风险及基金全流程管理的有效性。三、健全制度(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完善涵盖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应用等各环节的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引导和规范第三方参与预算绩效管理,严格执业质量监督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各部门各单位的业务、财务、资产等信息互联互通。(七)健全绩效指标与标准体系。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定量和

11、定性相结合的共性绩效指标框架,按照定量指标应量化、定性指标可衡量的要求,规范绩效指标及标准。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快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实现绩效指标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可比可测、动态调整、共建共享。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要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部门预算支出标准衔接匹配,突出结果导向,注重考核实绩。创新评估评价方法,立足多维视角和多元数据,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综合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标杆管理法等,提高绩效评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四、保障措施(八)加强绩效管理组织领导。坚持党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绩效意识,落实绩效管理主

12、体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增强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为全面推进我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决定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分管常务工作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政府各副县长为副组长,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各预算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财政局,由财政局主要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对本部门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操作办法,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九)明确绩效管理责任约束。要完善绩效管理的责任约束机制,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部门和

13、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本部门本单位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十)加强绩效管理工作考核。要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政府绩效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参考,充分调动各乡镇各部门履职尽责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财政部门负责对本级部门和预算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建立考核通报制度,对工作成效明显的部门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十一)加强绩效管理监督问责。审计部门要依法对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开展审计监督,财政、审计等部门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应当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财政部门要推进绩效信息公开,重要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要与预决算草案同步报送同级人大,同步向社会主动公开,搭建社会公众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途径和平台,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十二)加强绩效管理队伍建设。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力量,充实预算绩效管理人员,建立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相适应的绩效管理队伍。围绕预算绩效管理政策理论及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自评等操作流程,开展不同层次、多种方式的培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能力水平,确保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8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黔ICP备20002965号-1  在线客服QQ:365045600

Copyright © 2020-2023 www.xinwen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文库网 版权所有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