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改培训是什么(附: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健*** 文档编号:5483210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5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诊改培训是什么(附: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诊改培训是什么(附: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诊改培训是什么(附: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诊改培训是什么(附:培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诊改培训是什么(附:培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诊改培训是什么(附:培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改培训是什么(附:培训PPT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新文库网上搜索。

1、L/O/G/O服务发展需求、提升治理能力、服务发展需求、提升治理能力、提高培养质量、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培养质量、激发创新活力 “诊改诊改”文件解读文件解读提纲提纲什么是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为什么要为什么要“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怎样开展怎样开展“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4123试回答:是什么(试回答:是什么(What)?为什么(为什么(Why)?谁来做(谁来做(Who)?怎么做(怎么做(How)?“诊改诊改”主要文件主要文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

2、厅(教职成厅【20152015】2 2号)号)关于印发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试行)启动相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号)关于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作的通知的通知(教职成司函教职成司函201637201637号号)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一)(一)“诊改诊改”的的内涵内涵“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是指是指质量生成质量生成主体主体以服务发展需求以服务发展需求为为宗旨宗旨,为高质量地全面为高质量地全面达成达

3、成自主设定自主设定目标目标并不并不断断创造性地创造性地超越超越原原定目标,定目标,以事实和数据为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基础,以体系化制度为以体系化制度为保证保证,根据按目标根据按目标影响影响要素要素制定制定的指(座)标体系对现实工作状态进行的指(座)标体系对现实工作状态进行常态化常态化自自我定位我定位、诊断诊断,进而激发,进而激发内在学习内在学习、创新动力创新动力,实现实现持续持续改进改进、同步提升同步提升的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二)(二)“诊改诊改”关键词关键词 1.诊改诊改主体主体质量的生成者、创造者(设计质量的生成者、创造者(设计方、方、“生产生产

4、”方、管理方)。方、管理方)。2.2.诊改诊改宗旨宗旨以质量为核心,服务经济社会以质量为核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发展需求、人的全面发展需求。3.3.诊改诊改目的目的全面达成并不断超越原定目标;全面达成并不断超越原定目标;激发激发内在动力内在动力,实现(组织和个人),实现(组织和个人)同步提升同步提升。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二)(二)“诊改诊改”关键词关键词 4.诊改诊改依据依据事实,状态,即时采集、事实,状态,即时采集、源头生成的数据、信息;源头生成的数据、信息;5.诊改诊改方法方法常态常态自我自我定位、定位、诊断诊断,持,持续续问题问题导向、导向

5、、改进改进。6.诊改诊改保证保证以以8字形字形“质量改进螺旋质量改进螺旋”为基本单元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基本单元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三)(三)“诊改诊改”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形成 1.追求职业教育追求职业教育“零失败零失败”必要性必要性:“努力让努力让每个人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一切学生生”;实现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可能性可能性:大数据大数据、云计算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三)(三)“诊改

6、诊改”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形成 1.追求职业教育追求职业教育“零失败零失败”理论借鉴理论借鉴:零缺陷制造理论(:零缺陷制造理论(ZDM)“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情,一次就把事情做正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情,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确”。但是但是,ZDM尚限于产品制造、企业管理尚限于产品制造、企业管理。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三)(三)“诊改诊改”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形成 2.落实落实“三全三全”质量保证质量保证 奏响质量保证奏响质量保证“三部曲三部曲”:质量质量计划计划质量质量控制控制质量质量提升提升 理论借鉴理论借鉴:全面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管理理论(TQM)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

7、进诊断与改进”3.计划计划从从设置设置目标目标开始开始“目标一错,一错百错目标一错,一错百错”;从;从“自在自在”“”“盲从盲从”到到“自自主主”。理论借鉴:理论借鉴:(1 1)目标设置理论目标设置理论(goal-setting theorygoal-setting theory)明确的目标是工作激励的主要源泉明确的目标是工作激励的主要源泉揭示了目标的价值。揭示了目标的价值。但是但是,没有解决目标设置的操作性问题,不能解释人们怎没有解决目标设置的操作性问题,不能解释人们怎么接受这些目标么接受这些目标。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理论借鉴理论借鉴:(2)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理论(

8、anagementanagement By By ObjectivesObjectives,MBOMBO)将组织的整体目标将组织的整体目标转化转化为为各层级单位各层级单位和和个人个人的的具体目标。强调在目标设置过程中各层级管理具体目标。强调在目标设置过程中各层级管理人员的人员的共同参与共同参与。但是,但是,关注了后置目标,也即结果,而忽视了关注了后置目标,也即结果,而忽视了对前置目标,即原因的分析。对前置目标,即原因的分析。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4.控制控制提升由提升由过程过程保证保证 理论借鉴:理论借鉴:(1)戴明质量管理思想)戴明质量管理思想(PDCA)PDCA循环循

9、环建立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工作建立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工作程序。程序。P(Plan)计划,包括确定方针、目标,制定实计划,包括确定方针、目标,制定实施计划。施计划。D(Do)执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执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C(Check)诊断,检查实际结果和计划目诊断,检查实际结果和计划目标的吻合程度。标的吻合程度。A(Action)改进,肯定成功经验并加以标改进,肯定成功经验并加以标准化,总结失败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聚焦未了问准化,总结失败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聚焦未了问题付之下一循环解决。题付之下一循环解决。(2)引入统计理论)引入统计理论

10、一切用数据说话。一切用数据说话。但是但是,缺少先进信息技术支撑,未涉及知识创新缺少先进信息技术支撑,未涉及知识创新。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2)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KM)知识生命周期(知识生命周期(FAULCS,或,或CCDU):):发现(发现(F)获取(获取(A)使用(使用(U)学习(学习(L)创造(创造(C)储存(储存(S)但是但是,尚需融入实际工作过程,且未强调过程监控尚需融入实际工作过程,且未强调过程监控。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5.在联系职教实际、问题导向、迁移学习、融会在联系职教实际、问题导向、迁移学习、融会创新的基础上,初步形成

11、以创新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以8字型字型“质量改进螺质量改进螺旋旋”为基本单元的为基本单元的“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概念、内部质概念、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框架构想。量保证体系框架构想。其他相关理论借鉴其他相关理论借鉴:“强化选择强化选择”理论;理论;链接链接(考核激励)理论;(考核激励)理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等理论。等理论。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四)诊改与评估的关系(四)诊改与评估的关系 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根据根据既定既定的教育目标,运用科学的教育目标,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信的指标体系和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

12、教育机构息资料,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教育机构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等作出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等作出评议评议和估价和估价的过程。它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的过程。它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环节。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编著,中国高等教育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编著,中国高等教育评估词汇,高等教育出版社,评估词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年3月。月。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四)诊改与评估的关系(四)诊改与评估的关系 1.1.诊改诊改评估评估(1)组织主体不同组织主体不同:评估评估不含质量管理方、办学方的其他利益不含质量管理方、办学方的其他利益相关方或第三方;相

13、关方或第三方;诊改诊改质量保证直接责任方(质量保证直接责任方(设计设计、“生生产产”、管理管理)。)。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1.1.诊改诊改评估评估(2)标准设置不同标准设置不同:评估评估组织者设定,相对固定;组织者设定,相对固定;诊改诊改质量生成主体设定,与时俱进。质量生成主体设定,与时俱进。(3)运作动力不同运作动力不同:评估评估外部,行政指令;外部,行政指令;诊改诊改内在,实际需求、自身需要。内在,实际需求、自身需要。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1.1.诊改诊改评估评估(4)运作形态不同运作形态不同:评估:项目性质,阶段性;评估:项目性质,阶段性;诊

14、改:与工作融为一体,诊改:与工作融为一体,常态化常态化。(5)所起作用不同所起作用不同:评估:周期性、脉冲式激励;评估:周期性、脉冲式激励;诊改:过程监控、内生持续。诊改:过程监控、内生持续。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四)(四)诊改和评估的关系诊改和评估的关系 2.2.不能相互替代不能相互替代 缺一不可缺一不可,形成保障体系;,形成保障体系;相辅相成相辅相成,减少死角盲点;,减少死角盲点;相互制约相互制约,提升社会信度。,提升社会信度。二、为什么要二、为什么要“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一)(一)时代需要时代需要势在必行势在必行“三化三化”时代时代全球化、知识化、全球化、知识

15、化、信息化信息化;“变变”的时代的时代第第4次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各类形态、模式、方式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类形态、模式、方式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产生产生“快快、广广、深深、大大”的影响;的影响;质量质量时代时代经济发展呈现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新常态(方式、(方式、结构、动力)结构、动力)二、为什么要二、为什么要“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1 1)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质量效量效率率型集约型集约增长增长以质量效率为以质量效率为核心核心;(2 2)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不断优化升级升级提升提升结构质量结构质量;(3 3)从要素驱动发展转向从要素驱动发展

16、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提升提升发展质量发展质量。时代主题:时代主题:“质量质量、创新创新、发展发展”二、为什么要二、为什么要“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二)改革需要(二)改革需要刻不容缓刻不容缓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顶层设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顶层设计出现出现重大调整重大调整 1 1.实行实行“管办评分离管办评分离”管理方不再组织评估;管理方不再组织评估;办办学学方不再组织评估;方不再组织评估;重新界定重新界定“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评估评估”:不包括管:不包括管理理方方、办、办学学方在内的其他利益相关方或第三方方在内的其他利益相关方或第三方组组织的织的教育教学评教育教学评估估。二、为什么要二、为什么要

17、“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2 2.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评估评估体现新体现新特点特点 组织组织主体主体不是所有不是所有利益相关方利益相关方;专指专指外部外部评估评估;专指对质量成果的专指对质量成果的阶段性阶段性评评估;估;二、为什么要二、为什么要“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2 2.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评估评估体现新体现新特点特点 评估结论评估结论不受不受管理方和办管理方和办学学方主观意愿方主观意愿的的影响影响。评估的实施主体评估的实施主体不直接不直接对人才培养工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劣作的优劣负责负责,也,也没有没有帮助学校改进的帮助学校改进的法法定义务定义务。二、为什么要二、为什么要“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3.

18、3.办办学学方方必须探索新的质量管理模式必须探索新的质量管理模式 教育教学质量保教育教学质量保证证的的第一责任方第一责任方:举:举办方和办方和院校院校 在实施在实施“管办评分离管办评分离”之后,如何负之后,如何负起质量保起质量保证证的的社会社会责任责任、如何进行、如何进行质量管质量管理理?二、为什么要二、为什么要“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4.4.管管理方理方必须探索新的质量管理模式必须探索新的质量管理模式(问题问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的的规范管理规范管理与与监督指导监督指导方: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 在实施在实施“管办评分离管办评分离”之后,如何负起质之后,如何负起质量保量保证证的的

19、法定法定责任责任、如何、如何加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事中事后监管?“诊改诊改”已已势在必行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刻不容缓二、为什么要二、为什么要“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5.5.目的目的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主体作用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和和运运行机制行机制;成为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履管、履行行管理职责的管理职责的重要形式重要形式”。三、怎样开展三、怎样开展“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一)基本理念(一)基本理念 1.质量即是质量即是生命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

20、2.质量质量归根到底归根到底靠靠自身保障自身保障;3.3.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指一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指一种“符合性符合性”,即所培养人才能够即所培养人才能够满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面发展需求需求的程度。的程度。三、怎样开展三、怎样开展“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一)基本理念(一)基本理念 4.人才培养质量是在需求调研、目标设置、标人才培养质量是在需求调研、目标设置、标准制定、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过程监控、诊准制定、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过程监控、诊断改进等断改进等全过程中形成全过程中形成的;的;5.任何工作都是一个过程,都要以服务对象任何工作都是一个过程,都要

21、以服务对象需需求求为中心、以为中心、以问题问题为导向、以为导向、以事实事实和和数据数据为基为基础,并以由一定的体制机制编织而成的础,并以由一定的体制机制编织而成的网络化网络化体系体系保证质量;保证质量;6.“永不停歇地改进永不停歇地改进”应当成为职业院校的恒久应当成为职业院校的恒久目标。目标。三、怎样开展三、怎样开展“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二)(二)工作方针工作方针 1.1.需求需求导向导向变变自娱自乐自娱自乐为为服务发展需求服务发展需求。建立以建立以质量为核心质量为核心和和纽带纽带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会发展合作共赢合作共赢的协同的协同联动联动制度体系制度体系。2.2.

22、自我保证自我保证变变以外部保以外部保障障为主为以为主为以内部保内部保证证为主为主。政府。政府转变职能转变职能、加强、加强事中事后事中事后监管。监管。学校学校开展开展多层面多维度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诊断与改进工作。三、怎样开展三、怎样开展“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二)(二)工作方针工作方针 3.多元诊断多元诊断建立省级教育建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行政部门统筹规统筹规划、划、学校学校自主诊改自主诊改、利益相关方利益相关方有效参与有效参与、主主管管(办)部门协同改进的诊改制度与运行机制(办)部门协同改进的诊改制度与运行机制,努力构建努力构建既既科学分离科学分离又又有机统一的有机统一的全社会质量

23、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共治机制。4.4.重在改进重在改进变变回顾总结回顾总结为为实时监控实时监控,变变脉脉冲式激励冲式激励为为常态化改进常态化改进,由此激发,由此激发师生员工的师生员工的学习动力学习动力与与创新活力创新活力,并成为工作,并成为工作新常态新常态。三、怎样开展三、怎样开展“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三)主要任务(三)主要任务1.1.理顺理顺工作机制工作机制;2.2.落实落实主体责任主体责任;3.3.分类指导分类指导推进推进;4.4.数据系统数据系统支撑支撑;5.5.试行试行专业诊改专业诊改。三、怎样开展三、怎样开展“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四)基本程序(四)基本程序 1.1.落实落实组织

24、保证组织保证成立全国和省级诊改专家委成立全国和省级诊改专家委员会,建设诊改专家库。员会,建设诊改专家库。2 2.制定制定规划方案规划方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部总体指导方案制定本省(区、市)工作方案、部总体指导方案制定本省(区、市)工作方案、细则和实施规划,经报教育部备案后组织实施。细则和实施规划,经报教育部备案后组织实施。3.3.自我自我诊断改进诊断改进学校根据省(区、市)要求,学校根据省(区、市)要求,制定诊改制度、建设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定期进制定诊改制度、建设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定期进行行自我诊改自我诊改。三、怎样开展三、怎样开展“诊断与改进诊断与改进”(四)基本

25、程序(四)基本程序 4.4.组织组织抽样复核抽样复核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进根据需要进行抽样复核。行抽样复核。5.5.持续持续改进提升改进提升学校学校形成以改进、提升为重心形成以改进、提升为重心的常态诊改机制,培育的常态诊改机制,培育“人人人人重视重视质量、人人质量、人人创造创造质量、人人质量、人人享受享受质量质量”的校园氛围。的校园氛围。6.打造打造共治机制共治机制学校、举办方学校、举办方自主保证,自主保证,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行政部门引导、协调、监控,引导、协调、监控,社会各方社会各方支持、参与、支持、参与、监督。监督。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一

26、)关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一)关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1.基本理念(略);基本理念(略);2.基本架构基本架构(1)五五个系统个系统纵向纵向 决策指挥决策指挥: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制度建设、协调管: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制度建设、协调管理等;理等;质量生成质量生成:教学、学生工作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教学、学生工作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等;等;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1)五五个系统个系统纵向纵向 资源建设资源建设:组织、人事、校内外教学资:组织、人事、校内外教学资源开发、储存、使用、管理等;源开发、储存、使用、管理等;支持服务支持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服务、合作:生活服

27、务、社会服务、合作平台、数字化校园建设、安全保障等;平台、数字化校园建设、安全保障等;监督控制监督控制:质量数据(信息)采集、汇:质量数据(信息)采集、汇总、分析,质量报告,预警发布等。总、分析,质量报告,预警发布等。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 2.基本架构基本架构(2)五五个层面个层面横向横向 学校学校 专业专业 课程课程 教师教师 学生学生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 2.基本架构基本架构(3)一一个平台个平台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现代信息技术平台 源头采集源头采集:人人是源头数据采集者;:人人是源头数据采集者;即时采集即时采集:源头数据生成即予

28、采集;:源头数据生成即予采集;开放共享开放共享:人人是数据使用、监督者。:人人是数据使用、监督者。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 3.基本单元基本单元8字形字形质量改进螺旋质量改进螺旋 4.运行流程运行流程3个阶段个阶段(1)事前)事前设计建标设计建标质量计划质量计划(Design for Manufancturing)。(2)事中)事中实时监控实时监控质量控制质量控制(Design for Test)。(3)事后)事后诊断改进诊断改进质量提升质量提升(Diagnose Improve)。)。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 5.运行动力运行动力两个两

29、个“引擎引擎”(1)文化)文化“引擎引擎”先进质量文化先进质量文化(2)机制)机制“引擎引擎”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机制机制在自我诊断与改进中实现目标导向在自我诊断与改进中实现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统一,产生持续改进的愿望与动力。和问题导向的统一,产生持续改进的愿望与动力。考核激励考核激励机制机制通过定期的考核性诊断和相应的激通过定期的考核性诊断和相应的激励制度,注入链接机制,强化激励力度,确保自我诊改励制度,注入链接机制,强化激励力度,确保自我诊改的常态运行。的常态运行。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2)机制)机制“引擎引擎”联动机制联动机制 刚性刚性支撑支撑纵向纵向串串横向

30、横向 上下衔接、呼应,形成:上下衔接、呼应,形成:目标目标体系体系,即刚性目标链;,即刚性目标链;标准标准体系体系,即,即刚性标准链刚性标准链。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2)机制)机制“引擎引擎”联动机制联动机制 柔性柔性互动互动大环叠小环大环叠小环 叠叠在在“诊断诊断”上一层面的上一层面的“果果”即下即下一层面的一层面的“因因”。动动在在“改进改进”形成形成双(多)循环双(多)循环联动联动改进机制。改进机制。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二)关于(二)关于“诊断项目参考表诊断项目参考表”1.逻辑结构逻辑结构态态理理徵徵 状状态态诊断项目诊断

31、项目定位象限;定位象限;病病理理诊断要素诊断要素机理原因;机理原因;表表徵徵诊断点诊断点外显体徵。外显体徵。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二)关于(二)关于“诊断项目参考表诊断项目参考表”2.诊断项目:体系总体构架诊断项目:体系总体构架;专业质量保证;专业质量保证;课程质量保证课程质量保证;师资质量保证;师资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保证;体系运行效果;体系运行效果。(1)涵盖涵盖指导思想、顶层设计、制度(体制机指导思想、顶层设计、制度(体制机制)、支持、监控等。制)、支持、监控等。(2)聚焦聚焦“5纵纵5横横1平台平台”。(3)重在重在实际保证效果。实际

32、保证效果。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二)关于(二)关于“诊断项目参考表诊断项目参考表”3.诊断要素诊断要素 围绕围绕6大要素:大要素:(1)理理念念 (2)人人员员 (3)制制度度(4)资资源源 (5)环)环境境 (6)监)监控控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四、关于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二)关于(二)关于“诊断项目参考表诊断项目参考表”4.诊断点诊断点(1)立足立足“诊断要素诊断要素”;(2)可测可控可测可控内涵清晰、方便测控;内涵清晰、方便测控;“看看得见、摸得着、控得住得见、摸得着、控得住”;(3)抓住)抓住要害要害、关键关键重点突出、不拘数量;重点突出、不拘数量;实际出发、符合个性;。实际出发、符合个性;。L/O/G/O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黔ICP备20002965号-1  客户服务热线:0857-3221588

Copyright © 2020-2022 www.xinwen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文库网 版权所有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