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要点为了加快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如期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顿三年行动方案任务,切实加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制定了2020年。第一,鼓励农村地区的“厕所革命”。1.加强农村无害化家庭卫生间建设和旱厕改造,做好家庭卫生间改造维修及后续管理工作,新建无害化家庭卫生间86个,覆盖家庭卫生间改造全部。加快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以各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重点,加快农村公共卫生间建设。全年新建和翻修10个农村公共卫生间,其中2个公共卫生间、8个公共卫生间,共达到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xx)三种标准(含)以上。3.将“厕所革命”作为爱国卫生运动的重点宣传
2、内容,充分利用世界厕所日、全球洗手日、爱国卫生月、中国旅游日等节点,结合省级卫生村复检,加强文明厕所宣传教育指导。二、促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4.将村庄生活污水管理工作与“绿色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沿线整治、垃圾集中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河道疏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相结合,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取得整体效果,形成了推动力。接近县城污水网,符合访问要求,协调进入县城污水网。对于没有收购条件的村庄,要根据人口规模、聚集程度、地形地、排水特性、排放要求、经济水平等特点,采用污水集中处理或分散处理模式,根据当地条件建设污水处理设施。5.将农村水环境管理纳入河流和湖泊治理,实行正常化管理。持续推进农村河流疏浚和村
3、庄池塘整治,全年疏浚土方0.8万立方米以上。6.完成农村黑臭水体调查统计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3项。三、促进农村生活垃圾管理7.各村(家)要组织村民小组干部宣传进驻,启动,落实好生活垃圾处理要求,贴标语横幅,发卫生传单,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清洁习惯。8.制定完善的村规民约,定期实施卫生等级。9.充分利用和维护现有卫生设施,科学合理安排垃圾桶数量。要进一步实行日常卫生清洁制度,加强村级清洁队伍建设,切实实施环境保护清洁队伍,确保日常清洁正常化。要根据垃圾产生量的变化,及时调整车辆运行时间和地区,使农村垃圾一山清水秀。10.推进农村生活垃
4、圾分类设施建设,垃圾分类全部覆盖。11.加强河坡环境改善工作。完善农村河流管理机制,推进下葬制管理,履行管理责任,确保农村河道水面和岸坡干净整洁。四、促进农业废物回收利用12.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提高机械化还田质量。加强秸秆能源化、肥化、饲料化、基础化、原料化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13.加快可降解地膜应用,建立体系完善的农膜回收体系,培育地膜回收市场主体,农膜回收利用率达90%。加强农药生产经营管理,积极推进大田作物肥料、农药规模收集统一配送供应,推进经营者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主体责任。14.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利用,积极推进农牧结合、肿瘤循
5、环生态模式,扩大畜禽粪便多元化利用,基本覆盖畜禽规模养殖场管理整体,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第五,提高村庄龙村的面貌15.以“干净、小康人事”为主题,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重点是清除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庄内党居多、清理空间杂物、管理村庄破坏物、改变影响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进行持续整理,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有序。16.工农、林场、铜、余东等郊区村庄应大力开展农村道路环境综合整治,美化绿化农村道路。加快村与组之间、组之间的道路建设,道路整备率达到100%。17.根据当地条件,开展农村绿化美化工作,加大种植农村“四方”树木的力度,动员村民充分利用农户、宅基地等分散的土地,种植乡土植物、水果蔬菜作物
6、,鼓励园林绿化,开展园林美化行动。西梁、顺河、上湾、大兴等城中村要集中整顿后巷、市中心结合部、居民小区村院子等重点地区的环境卫生,彻底消除白色污染、垃圾围堵、垃圾围堵村的不良现象,进一步净化、绿化、美化环境。彻底清除蔬菜、杂草、垃圾堆积、杂物。18.各村要巩固省级保健村创建成果和“健康”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建设三个美丽宜居村庄。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9.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传播的力量,促进有特色的“草编、竹编、剪纸”等手工业创新发展。七、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20.实行农村环境“五位一体”管理模式,明确街道和相关部门、运营管理单位的责任,完善
7、制度、标准、团队、经费、监督管理长期机制。21.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审批及招标流程,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质量。充分利用“一议”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事业公示制度,保障村民权益。八、加强政策支持22.以商报、先建候选人等形式,支持各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顿。整合相关项目、资金、资源,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支持,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管理、厕所革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善村容外观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九。加强组织推进23.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评价,明确年度整治重点任务,监督和派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展情况。加强村党组织书记的“指挥长”责任,具体化实际化的重点任务,明确
8、责任分担和具体措施,分项目推进实施。24.坚持点线结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综合示范镇村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强对金路(段)、金宝南线等重要通道的整治,实施街道、村庄主干道的环化工程,提高重点路线的审美舒适度和舒适度。以村为单位进行全面集中连续整顿,提高整体效果。25.深化文明村创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使乡村具有外在的“安置美”和内在的“气质美”。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家”在环境整治中发挥示范作用,不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报道,引导农村群众广泛参与和积极行动。26.发挥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管理、“厕所革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国共青团(简称“妇联”)等团体组织接近基层、接近群众优势的优势,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